2023年宿州市防汛備汛工作新聞發布會

2023年宿州市防汛備汛工作新聞發布會

發布人:市應急管理局黨委委員、副局長雷鳴

參會媒體:拂曉報|宿州廣播電視臺|人民數字|中安在線|宿州發布

訪談時間:2023年8月10日

發布地點:宿州市新聞發布廳

發布單位:宿州市政府新聞辦

訪談摘要:通報宿州市2023年防汛備汛工作開展情況

發布會圖片

left right

發布會視頻

發布會詳情

會場

主持人:

各位媒體朋友,大家上午好!歡迎各位出席宿州市2023年防汛備汛新聞發布會。本場發布會,我們很榮幸邀請到宿州市應急管理局黨委委員、副局長雷鳴到會,向大家通報宿州市2023年防汛備汛工作開展情況并回答記者朋友關心的問題。

今天到會的媒體有:拂曉報、宿州廣播電視臺、人民數字、中安在線、宿州發布。感謝各位媒體朋友的到來。

首先,請雷局長通報有關情況。


市應急管理局黨委委員、副局長雷鳴

雷鳴:

新聞界的各位朋友,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們在這里召開全市2023年防汛備汛工作新聞發布會。首先,我代表市防汛抗旱指揮部辦公室和應急管理局向在座的新聞界朋友們表示熱烈的歡迎,對你們長期以來對防汛抗旱事業的關心、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謝!

今年入汛以來,我市降雨總量偏多、暴雨和強對流天氣較往年明顯偏多,市應急管理局充分發揮防汛抗旱議事工作職能,協調聯動各縣區及市有關部門立足“防大汛、抗大旱、搶大險、救大災”,全面部署、主動防御,強化應急管理措施,扎實開展防汛備汛各項工作。

今年以來,我市主要開展以下工作:

一是落實行政技術責任。按行政首長負責制要求,明確由市政府主要負責同志擔任市防汛抗旱行政責任人,各縣區政府、園區管委會主要負責同志擔任本轄區的防汛抗旱行政責任人。核報全市防洪工程行政、技術責任人,4月18日公布59座水庫、84段重要堤防和70處涵閘等重要防洪工程行政和技術責任人名單。

二是健全完善預案體系。推進蕭縣永堌鎮開展鄉級防汛抗旱應急預案試點編制工作,并入選全省《鄉級防汛抗旱應急預案參考文本》,指導各地結合參考文本修編鄉鎮預案,提高預案的可操作性;根據國家及省上位預案變化,修訂出臺《宿州市防汛抗旱應急預案》。

三是推動基層能力提升。市防辦以提升鄉、村兩級防汛抗旱應急能力為抓手,組織各縣區摸排轄區鄉鎮(街道)易受災害種類及防汛抗旱任務,確定防汛抗旱應急能力標準化建設鄉鎮(街道)11個,落實鄉級防辦工作人員37名,劃定村(社區)級防汛責任網格數量626個,落實責任人771名。

四是強化應急力量準備。汛期,市防辦(應急局)依托本地及駐宿水利、測量等有專業資質的企事業單位,掛牌組建4支專業防汛應急搶險隊伍,合計384人;市城管、住建、交通、水利等部門依托本行業相關單位組建4支防汛搶險應急隊伍,合計584人。各縣區共成立10支專業搶險隊伍,合計323人;全市鄉鎮(街道)共成立100支基層防汛應急隊伍,合計7740人。市、縣水利、發改、應急等部門建立防汛抗旱物資倉庫12處,現儲備袋類、樁木、砂石、塊石、水泵等防汛抗旱物資價值2489萬元。

五是做好隱患排查整治。汛前,市防指(辦)多次發文部署并與水利等部門現場檢查,督促各地13處重點度汛風險隱患與4處河道開口子工程完成整改。汛期,市防指組織應急、水利、城管、農業農村等部門,分赴各縣區、園區開展防汛檢查督導。應急響應期間,縣鄉黨政領導赴包保地區檢查督導843人次,各地各有關部門開展隱患排查、應急排澇和維護秩序11357人次。

當前已進入“七下八上”防汛關鍵期,我局將重點推動以下工作:

一是抓好預警與響應銜接聯動。擴大預警覆蓋面,利用短信、微信、網絡、應急廣播、公共電子屏等,快速、及時、準確地將預警信息傳播給社會各界。抓好臨災預警“叫應”與應急響應聯動,督促、指導市、縣各級各部門做好易受暴雨洪澇威脅的重點區域、部分做好安全管控,必要時落實“關、停、撤”等響應措施。

二是持續推進鄉鎮標準化試點。從責任落實、隱患排查、響應聯動、配套設施、隊伍建設、物資儲備等方面抓好試點鄉鎮標準化建設工作,著力提升基層防汛抗旱應急處置能力,以“不死人,少傷人”作為首要目標,夯實基層鎮、村防災減災基礎。

三是強化防洪骨干工程防守。壓實各級各部門行政、技術、巡查責任,密切掌握水情信息和防洪工程運行情況;持續開展防汛風險隱患檢查排查,確保安全問題及早發現及時解決;加強防洪工程調度,落實人員轉移避險措施,確保防洪工程安全和洪水影響風險區人員安全。

四是及時做好城鄉防澇除澇。加強城市內澇風險隱患清單管理,強化低洼易澇地區、地下空間、下沉立交和隧道等薄弱部位的防守管控,強降雨時一對一落實人員盯防,備足排澇設施,視情實行交通管制;及時開展清溝瀝水,防范農田漬澇災害,著力保障糧食安全。

五是全力以赴應對水旱災害。市縣應急局將嚴格執行汛期24小時值班和領導帶班制度,聯合氣象、城管、水利、農業等部門,密切監視雨情、水情、旱情和臺風等變化趨勢,加強會商研判與決策調度,適時啟動應急響應,最大限度降低災害損失。


主持人:感謝雷局長的情況介紹,下面是答問環節,歡迎各位記者朋友就您關心關注的問題進行提問,也請記者朋友在提問時先通報所在的新聞單位。


記者:近年來極端天氣現象易發多發,請問雷局長,我市如何抓好極端天氣防范應對,切實保障廣大市民安全?

答:根據氣象部門分析,受全球大氣候影響,近年來我市極端暴雨等天氣現象較以往明顯偏多。針對極端暴雨早期預報難度大和災害風險嚴重等問題,市防指突出抓好以暴雨預警為先導的臨災預警“叫應”和應急響應聯動機制,最大程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

暴雨預警“叫應”方面。我市在全省率先建立高等級暴雨預警“叫應”機制,當市、縣氣象部門發布紅色及橙色高等級預警情況下,市、縣(區)應急、氣象對水利、城管、住建、農業、發改、商務、自然資源、電力等有關單位,鎮、村基層重點單位及相關責任人進行“叫應”,基層責任人根據預警信息對風險區域內群眾進行“叫應”。入汛以來,全市共啟動“叫應”機制64次,其中市本級9次、縣級55次。

應急響應聯動方面。一是聯動應急響應。將暴雨預警納入防汛應急響應條件,經會商研判,按程序啟動《宿州市防汛抗旱應急預案》。二是聯動關鍵場所。組織各地各部門對山水威脅區、地質災害隱患點、頭頂水庫、低洼易澇區(點)、涉水旅游景區、下穿立交等易受暴雨洪澇威脅的重點區域、場所進行了摸排,落實責任人和管控措施,必要時果斷采取“關、停、撤、轉”等剛性措施。


記者:雷局長您好,防汛抗旱的大量的基礎性工作在鄉鎮和行政村,而鎮、村恰恰又是人員、力量較為短缺的環節。請問雷局長,我們針對基層防汛抗旱力量的薄弱環節,采取了哪些措施?

答:確實如此,基層鎮村是我們防汛抗旱工作的基礎,而恰恰又是人員、裝備最少,應急能力最薄弱的地方。今年以來,市防指積極推進基層防汛抗旱應急能力標準化建設,努力破解這個難題。

一是明確建設任務。組織各縣區摸排鄉鎮水旱災害特點及防御任務,選擇46個任務較重的鄉鎮(街道)納入基層防汛抗旱應急能力標準化建設名錄,從責任落實、隱患排查、響應聯動、配套設施、隊伍建設、物資儲備等方面進行建設。二是推進試點建設。督促指導各縣區推進碭山縣葛集、玄廟、趙屯,蕭縣永堌、白土,埇橋區欄桿、蘆嶺,靈璧縣漁溝鎮、澮溝鎮,泗縣運河街道、草溝鎮等11個鄉鎮試點建設,計劃9月底前組織驗收。6月中旬,我市玄廟鎮及葛集鎮高寨村經驗做法被省防辦納入全省典型案例加以推廣。

下一步,我市將積極爭取省防辦支持,聯動縣、鄉共同推進防汛抗旱應急能力標準化建設,夯實基層防御基礎。


主持人:謝謝各位記者朋友的提問。剛才,雷局長圍繞我市2023年防汛備汛工作開展情況這一主題與大家進行互動交流,希望廣大媒體朋友積極關注,廣泛開展宣傳報道。今天的發布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