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市智慧社區建設專題新聞發布會

發布人:市民政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縱文華
參會媒體:拂曉報|宿州廣播電視臺|人民數字|中安在線|宿州發布
訪談時間:2023年8月29日
發布地點:宿州市新聞發布廳
發布單位:宿州市政府新聞辦
訪談摘要:通報宿州市智慧社區建設工作開展情況
發布會詳情
會場
主持人:
各位媒體朋友,大家好!歡迎各位出席宿州市智慧社區建設專題新聞發布會。本場發布會我們很榮幸邀請到宿州市民政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縱文華。向大家通報宿州市智慧社區建設工作開展情況并回答記者朋友關心的問題。
今天到會的媒體有:拂曉報、宿州廣播電視臺、人民數字、中安在線、宿州發布。感謝各位媒體朋友的到來。
首先,請縱局長通報有關情況。
市民政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縱文華
縱文華:
各位新聞媒體朋友們,大家下午好!非常高興出席今天的新聞發布會。首先,我代表市民政局感謝媒體朋友和社會各界長期以來對我市民政工作的關心與支持!今天,我主要想向大家介紹一下我市智慧社區建設--“埇民通”智慧平臺工作開展情況。
為貫徹落實國家民政部等九部委聯合印發《〈關于深入推進智慧社區建設的意見〉的通知》精神,由埇橋區民政局設計研發了一款為民服務智慧平臺“埇民通”APP,集社區(村)管理、權利監督和服務群眾為一體,于2023年5月1日正式上線運營,打造了基層治理“一張屏”,實現了服務群眾“一鍵通”,贏得了基層干部群眾交口稱贊。目前,埇橋區298個行政村、68個社區實現“埇民通”全覆蓋。
一、工作管理即時化。以前考核某項工作落實情況,相關職能部門要挨個鄉鎮、社區(村)跑個遍,查資料、看臺賬,浪費大量人力、物力和財力?,F在通過埇民通“基層政權”板塊,就可清清楚楚地看到某個鄉鎮或社區(村)落實某項工作的情況。對沒有落實、或落實質量不高的,及時發出網上督辦單,限期整改到位。同時,還建立了社區(村)網格員、志愿者、黨員等社區(村)自治服務力量,明確服務隊伍工作職責,加強工作量化考核,通過智能化手段,對網格隊伍的工作進行即時管理。
二、群眾自治最大化。在平臺專門設立“我也是村官——談談我的家鄉那點事”欄目,動員、鼓勵、激發群眾積極參與村(居)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監督、自我服務。對社區(村)喜聞樂見事件及時互動,對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現象及時提醒、警示;對存在高價彩禮或人情攀比現象及時發布,并列入村(居)黑榜欄,或獎懲警戒,達到教育大多數;對村(居)振興建設提交合理的建議及想法,為村(居)“兩委”提供決策依據等。通過“埇民通”智慧平臺大大增強人人參與村(居)民自治的濃厚氛圍。
三、社區治理網格化。網格化管理、組團式服務,做到地上有格、格中有人、人管其事。一網統籌、多網融合解決群眾“一件事”難題,如環境衛生、風險隱患、矛盾糾紛等。事件來源多渠道,如網格員巡查發現、群眾隨手拍、部門轉辦等。圍繞智慧社區工作,實現一張圖上管理,展示社區網格、人口、住宅、企業、學校、黨組織、重點人群、民生服務等信息,實現對社區管理工作的一圖統管。結合地圖定位、視頻連線、視頻會議、視頻監控、群眾熱線、綜合研判,對全區一張大屏總指揮。
四、權力監督智能化?;鶎訄绦辛φ?、基層自治情況如何、基層黨務政務公開了嗎……這些事關基層政權建設、群眾切身權益的事兒,通過查看“埇民通”智慧平臺就可一清二楚。比如:某村修一條村路,是否征求群眾意見、投入配套資金多少、路由誰來修、是否有人監督質量等信息,都能通過“埇民通”智慧平臺獲取。再比如,某街道某社區的一名矯正人員,某個時間段在什么地方、在干什么,其行蹤便可通過該平臺予以實時掌控,有效避免了村(居)因某些重大事項不公開、少公開而引發的群眾不滿。
五、服務群眾人性化。該平臺堅持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不斷拓展服務場景,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在“社區服務”專欄,發布社區動態、社區通知、社區活動、信息公開等;在“物業服務”專欄,公示業主報修管理、業主檔案管理、車輛信息管理和業主問題反饋等;在“政務服務”專欄,發布政策解讀、辦事指南等;在“便民服務”專欄,告知商家服務等,借助“埇民通”平臺,可以把以往消費者從淘寶、京東等其他平臺上的消費轉移到本地,實現資金內循環,把稅收留在宿州?!?‘埇民通’真是一個接地氣的人性化便民APP,老百姓足不出戶就能看到自己村(居)各項活動內容,了解關心的民生政策。家庭日常生活需啥幫助,在APP上申請后馬上就能得到解決,服務群眾更有溫度?!闭劦健皥裢ā钡暮锰?,許多群眾都深有體會。
六、救助幫扶常態化。在平臺專門建立“社會救助”專欄,一方面,宣傳社會救助有關政策及操作規程,實現社會救助的透明化和真實性;另一方面,動員社會各界人士關心關注關愛兒童、婦女、老人等弱勢群體,平臺用戶可最大化落實主動發現救助機制?!皥裢ā敝腔燮脚_還在線下成立了“安徽省宿州市埇橋區慈善總會”,線上線下齊發聲、同救助,動員社會各界人士積極參與社會救助,自愿捐款捐物、扶貧濟困。平臺社會救助采取即時捐、即時助方式,開展捐助活動。截至目前,已有企業會員39個、個人會員206人,自愿捐款捐物折合人民幣近百萬元,救助困難群眾410余人次。
我市將以“埇民通”智慧平臺為基礎,在全市推廣。增強城鄉社區群眾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教育、自我監督的實效;完善辦事公開制度,拓寬基層各類群體有序參與基層治理渠道;加快推進市域治理“一網統管”、多格合一項目,打造“網絡+網格”基層社會治理升級版。
主持人:感謝縱局長的情況介紹,下面是答問環節,歡迎各位記者朋友就您關注的問題進行提問,請記者朋友在提問前先通報所在的新聞單位。
記者:請問宿州市智慧社區建設--“埇民通”智慧平臺如何使用?
答:在手機端下載“埇民通”APP、關注微信公眾號和微信小程序都可以?!皥裢ā敝腔燮脚_功能架構分3大板塊、25個模塊、128個子系統:“社區服務”專欄,發布社區動態、社區通知、社區活動、信息公開等;“物業服務”專欄,公示業主報修管理、業主檔案管理、車輛信息管理和業主問題反饋等;“政務服務”專欄,發布政策解讀、辦事指南等;“便民服務”專欄,告知商家服務、社區救助、法律援助等。
記者:請問宿州市智慧社區建設--“埇民通”智慧平臺在社區工作方面起到哪些作用?
答:一是社區隊伍管理。構建社區網格員、志愿者、黨員等社區自治服務力量,明確社區服務隊伍工作職責,加強工作量化考核,通過智能化手段,對網格員隊伍的工作進行日常管理。
二是社區事件管理。網格化管理、組團式服務:地上有格、格中有人、人管其事,一網統籌。多網融合解決群眾“一件事”難題,如環境衛生、風險隱患、矛盾糾紛等。事件來源多渠道,如網格員巡查發現、群眾隨手拍、部門轉辦等。
三是社區治理一張圖。圍繞智慧社區工作,實現一張圖上管理,展示社區網格、人口、住宅、企業、學校、黨組織、重點人群、民生服務等信息,實現對社區管理工作的一圖統管。
四是社區治理一張屏。結合地圖定位、視頻連線、視頻會議、視頻監控、群眾熱線、綜合研判,對全區一張大屏總指揮。
主持人:謝謝各位記者朋友的提問。剛才,縱局長圍繞“埇民通”智慧平臺的使用方法、作用和宿州市智慧社區建設工作開展情況等主題與大家進行互動交流,希望廣大媒體朋友積極關注,廣泛開展宣傳報道。今天的發布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